哈哈哈哈~淘宝又不干正经事了!

阿门 / 2021-04-25 07:46:27

俗话说:沙雕一时爽,一直沙雕一直爽。


图片


说到沙雕,必须提名淘宝。


先是去年搞了个丑东西大赛,选出不少辣眼睛的玩意,自曝家“丑”。最近又来了个“沙雕大赛”,面向网友们“百万寻雕”。


图片


有网友表示:就这?我能沙雕到让淘宝破产!


图片


鉴于网友的沙雕输出太猛烈,淘宝紧接着全网急招“首席鉴雕官”,组建豪华鉴雕评审团,评选出网友的沙雕故事。


不仅如此,淘宝还将网友们的素材收集起来,于每月23日,推出集沙雕故事之大成的视频节目——《淘宝沙雕故事会》。昨天是世界读书日,淘宝正好推出第二期《淘宝沙雕故事会》。


来,先感受一下节目的沙雕气质:




值得注意的是,本期节目是由“沙宣”和“雕牌”联合冠名播出,除了“沙”“雕”的加持,淘宝还找来了故事大佬《故事会》担任「文学指导」。


这组合,无疑就是沙雕本雕了!


图片

雕儿,是你吗?


评论区也是哈声一片,不少网友表示,求求你们别再秀了,早晚笑死在淘宝里。


整个节目从视觉包装就开始透露出浓浓的沙雕味。首先是封面图这惹眼的红配绿是怎么肥事?地摊读物的风格扑面而来。


图片


然后是这个主持人的沙雕形象,由淘公仔演化而来,一看就是日和漫画的搞笑风格。穿着正式的西装有着严肃的表情,看似一本正经,一开口就老喜剧人了,反差让人忍俊不禁。


图片


还有肩上那只雕,无论是表情动作还是小尖尖发型,都跟主持人神同步,沙雕气质这块,拿捏得死死的。


图片


再看节目的英文名字,TAO BAO 233333 STORY,暗藏了一个2333的梗。联想到节目的发布时间是每月23日,鉴雕官的奖金也是23333或者2333。莫非淘宝要把每月23日整成一个“全民沙雕日”?


别说了,你就告诉我有没有折扣?

下面我们来聊几句正经的。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近些年沙雕文化越来越盛行。尤其是年轻人,喜欢沙雕文化已经是肉眼可见的事实。时不时的自黑一下,发几个沙雕表情包,都是年轻人的日常操作了。


从本质上来说,沙雕文化是一种审丑文化,它的流行具有多方面因素。


一是压力释放。

审美是技能,而审丑是本能。所以审丑天生就比审美来得更轻松。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在繁重工作压力和昂贵生活成本的共同挤压下,搞笑和娱乐成为年轻人的刚需。于是沙雕、审丑、土味这些最真实,最契合人性本能的内容自然大受欢迎,成为年轻人的解压良药。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沙雕文化是这个时代的焦虑缓解剂。


图片



二是叛逆心理。

审丑文化的崛起,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反抗。


以新丑风设计为例,高田唯最开始也只是一位“正常”的设计师,做着符合审美标准的设计。直到有一天他说,“面对日本现在的设计,唯一的感觉就是看腻了”,于是他做出了下面这版给JAGDA(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的全新招新宣传贴,轰动了日本设计界。


图片


美是有标准的,所以很容易让人腻,而丑却拥有无限可能。


高田唯所做的,正是通过对设计话语权的争夺,让大家重新思考什么才是设计的意义。只有打破了原有的规则,才可能探索设计的无限可能。


沙雕、土味文化崛起的背后,也是同样的道理。太阳底下总有新的表情包,在一次次的“哈哈哈哈”中,无形中达到了反严肃、反深刻、反权威的效果。



三、商业助推。

资本并不关心美丑,只想要流量。


老牌奢侈品巴黎世家就因为审丑设计成功的被送上了微博热搜,虽说被无数网友吐槽,但是据说最后预定量大超预期,甚至带动了其它款式的销售。所以对商家来说,破圈广告,是真香。


图片


当然,也有更聪明、更好玩的做法。


比如淘宝,可以说是审丑文化的先锋。之前大家就吐槽淘宝上的广告是一股泥石流,而淘宝干脆回应大家的吐槽,由官方主办了一场“淘宝体广告”大赛,引无数网友参与其中。从而传达出淘宝够接地气,够好玩有趣的品牌形象,出其不意的达到了正面的营销效果。


图片


还有这次的《淘宝沙雕故事会》。

在娱乐至死的年代,每一个沙雕梗都自带流量。淘宝通过用沙雕段子娱乐自己,将品牌与用户串联起来,让大家直观的感受到淘宝就是好玩、会玩、懂年轻人的感觉。


看似重金买差评,实则通过品牌自黑来与用户互动,用逆向营销的方式打造出差异化的品牌形象。


图片



最后,

给大家说个小彩蛋:


去淘宝搜“沙雕”,你会回来找我的。

----------------------------
本文由新墨整理并发布。转载来自互联网,若侵权则删除!
新墨5年开发经验,45名团队成员,上线已达100+产品,于北京和成都2个城市提供技术开发服务。致力于提供APP开发,小程序开发,微信开发,IOT物联网开发,电商系统开发,教育系统开发,H5开发,游戏开发,用户体验设计,课件设计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