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走出来的互联网敲钟“排头兵”
王慧莹 / 2021-05-16 14:16:00
本文提到的公司,按提及先后顺序排列
前东家扶持,资源最优化
自力更生,寻找新伯乐
“与其站队,不如独立做大。”张一鸣曾在央视财经节目《对话》中表示,巨头之间是互相防范和进入对方的领域,如果你站队的话,可能竞争会更激烈。
正是因为如此,在字节跳动的创始团队和投资背后,都不见BAT的身影。如今,张一鸣带领的字节跳动,已然成为估值近40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并位于TMD阵营的头位,是BAT的有力竞争对手。
但不是所有最终能成功的创业者,都有张一鸣的定力,很多甚至要“背叛”自己出身的大厂,与其他的巨头,甚至投靠老东家的竞争对手阵营。
诺曼底登陆,第一个登陆点很重要。如果创始人没有这个概念,那很难带兵打仗。这一点上,快手CEO宿华是个很好的范例。在经历了33次创业失败后,因为最后阿里的收购,才有了一定的资本。这也为他参与创立快手打下了基础。
宿华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他离职谷歌后做的视频广告网站,草草失败收场,但不得不承认,宿华是个眼光很超前的人。放到现在,视频广告是个很赚钱的项目。
2009年底,加入百度,担任凤巢系统架构师。这时宿华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从2009年底到2011年4月,宿华在百度待得时间并不长,但却因为在百度的这段经历,让宿华明白怎么去带领一个团队。彼时,宿华已经年薪百万,创业梦仍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有着湖南人“霸蛮”性格的宿华,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失败了,就换个姿势再来一次。”也是因为如此,宿华开启了第34个创业项目,加入短视频社交平台——快手,任职CEO。
作为短视频第一股,快手是宿华第一个成功的项目。快手的成功,让360创始人周鸿祎直言,“宿华去干快手我没投,想想我都想跳楼”。毕竟此前,宿华也算是给周鸿祎打过工的“码农”。前东家百度,也只在快手C轮融资的时候投过一笔。
快手CEO宿华算是百度系,但在上市的路上,腾讯却是给快手投资次数最多的巨头。据公开资料显示,10次融资中,有5次都有腾讯的身影。快手上市,一定程度上,是腾讯投资的胜利。招股书显示,宿华持股12.648%,程一笑持股10.023%,而最大机构股东是腾讯,持股21.567%。
竞合交错,相爱相杀
伴随着阿里系、腾讯系、百度系创业者们的不段扩张,巨头们相爱相杀,相互接盘的故事也多了起来。大厂员工搭档创业,大厂对前员工项目的交叉投资,这些案例也比比皆是。
一个典型的例子,关于滴滴是腾讯系还是阿里系的争论,一直存在了多年。这一切,要从2013年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和滴滴创始人程维的一场饭局说起。
彼时,程维收到一份邀请,“腾讯投资滴滴,占股20%”。程维犹豫了,因为从阿里离开的人,接受腾讯的投资,需要做一下心理建设。
要知道,程维曾是支付宝B2C事业部的副总经理,在阿里供职8年,更在有地推“少林派”之称的阿里“中供铁军”团队中锤炼过。此外,滴滴天使投资人王刚,曾在阿里供职超过10年,主管B2B,是一名“老阿里”,且与马云私交甚好。
那时的共享出行市场,“快的”已经拿了阿里的投资,半路又杀出个“大黄蜂”,而滴滴正在寻求B轮融资,三家出行公司从上海打到杭州。在程维左右为难时,腾讯给出“投资后不要董事会席位,投票权减半”的优惠条件。就这样,滴滴接受了腾讯1500万美元的B轮投资。
2016年,滴滴合并“快的”后,阿里牵线软银、苹果、富士康巨额投资。据《财经》报道,腾讯和阿里各拥有滴滴董事会一席,到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百度也成了滴滴的股东,虽然占股不大。
但如今,可以看出,熟谙中外战争史的程维,试图在BAT的复杂关系中保持平衡和协调。因此,外界对滴滴的评价是,一个“集齐阿里的人才,百度的技术,腾讯的钱”的互联网公司。
如今,共享出行市场迎来上市潮。哈啰计划于纳斯达克上市,嘀嗒赴港上市申请失效,凹凸出行被传上市。滴滴成功周旋在BAT之间,自身估值据传也达到了1000亿美元,处于等待上市阶段。
另一个让阿里和腾讯同时注资的,同样处在共享经济领域的风口,是唐永波带领的共享充电宝品牌小电科技。上个月底,小电科技公开提交了招股书,上市速度似乎比滴滴更快。
值得一提的是,唐永波和程维都是名副其实的“阿里系”。在离开阿里之前,唐永波是阿里巴巴淘宝本地生活行业、淘点点业务创始人及淘宝食品农业特色中国业务负责人。
2014年,阿里上市,唐永波是第一批阿里走出来的创业者之一。作为典型的“阿里系”,唐永波继承了阿里人“火”一样的性格。小电的成立,距离唐永波上一个失败的创业项目“空格”,只有60天。而空格的创始团队,都是曾在阿里供职的高管。他们身价多则上亿,少则数百万。
爱折腾的唐永波,从哪跌倒就从哪里站起。
2017年5月,小电在A轮投资后仅两个月,就完成了B轮融资。在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和高榕资本联合领头,腾讯加持下,小电科技成为共享充电行业内第一个拿到B轮融资的公司,也是融资数量最多、最快的公司。2020年下半年,小电获蚂蚁集团投资。这也意味着,阿里和腾讯现同为小电科技的投资方,且两者分别为怪兽充电和小电科技的最大机构股东。
以前,在中国互联网,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互联网公司几乎都要在阿里和腾讯之间选一家。在反垄断的监管下,巨头们逐渐从竞争走向了合作。
马云曾表示,“阿里的工号是保留的,每个工作过的员工都有自己的工号,哪怕只工作过1天。我一直相信,会有这么一天,外面的阿里人比公司里的多”。至今,阿里系仍是创业路上的排头兵。
明星创业可能靠的是明星光环,但互联网江湖足够理性,也十分残酷。在走向上市敲钟的路上,靠得更多的是BAT从业经历,带给他们的韧性和坚持。创业,本身就是九死一生,过去积累下的人脉,或许会在危机时雪中送炭。
----------------------------
本文由新墨整理并发布。转载来自互联网,若侵权则删除!
新墨5年开发经验,45名团队成员,上线已达100+产品,于北京和成都2个城市提供技术开发服务。致力于提供APP开发,小程序开发,微信开发,IOT物联网开发,电商系统开发,教育系统开发,H5开发,游戏开发,用户体验设计,课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