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建议她这么搞副业?
唐韧 / 2021-06-18 12:05:40
为什么我不建议她这么搞副业?
原创 唐韧 唐韧 昨天
昨天微信上有个朋友跟我说自己想做副业,并且跟我说了下她的擅长和当前的想法。
首先,她主业是做产品的,但当前工作并不是特别满意。加上自己有特长,所以计划尝试做做副业。
其次,她钢琴 10 级,以前也有过钢琴教学经验,并且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为此,她准备以这个特长为切入点开始尝试副业,加上她是个宝妈,准备运营一个公众号来做面向儿童的钢琴教学。
她问我的意见,不过我给否定了。
其实她这个方向我并不反对,反而觉得特别好。既结合了自己的擅长,也能将自己育儿的观察和思考融入到内容里面去,可以说非常契合一部分用户的需求。
但是,我并不支持她用公众号这种形式来尝试副业,原因有二。
第一,公众号是一个冷启动非常难的选择,在没有任何初始积累的情况下,很难获得第一批粉丝。时间一长,自己会失去信心。
第二,她选择的这个领域不太适合用文字形式表达,视频化的内容会更有表现力。所以,抖音或者视频号之类的短视频平台更适合她。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商业化的方式。
在我看来,既然准备当做一个副业来做,一开始就要想好怎么赚钱。因为到了一定阶段,这是确保副业能持续做下去的一个动力来源。
现在通过技能变现的人不少,也有一定的参考案例,所以一开始定义清楚并不难,提前做一些调研,找一些对标账号,很快就能设计出一套模式。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一开始不用想得那么清楚,先做起来再说。确实,放在以前是可以这样,但现在不一样了。
以前是供给稀缺的时代,那时候你做得早就是优势。这种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积累,前提是你一直在做。
就以我为例,我不是做产品最厉害的,我也不是写文章最厉害的,但我是这一批做产品的人中写文章比较早的,而且还一直持续在写的。
可你们再看现在,有很多做产品很厉害的人也开了公众号,但他们却很难实现前几年那样的快速增长,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在我看来,有这么几个逻辑促使着事情发生了变化。
第一,前面说了,供给稀缺时,用户选择有限。
在没有太多选择的情况下,做得早的就能获得所谓的红利优势。就像 2011 年那会儿,你开发一个有点特色的记事本或者闹钟发布到应用商店,都能获得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下载。
第二,当供给跟上且可选性变大以后,竞争就会变大。
用户逐渐习惯了之前的选择,因为他们的时间精力有限,做新选择的成本会提高。就像你关注了几个常读的产品类公众号后,就不太会有动力去关注更多的,因为内容范畴基本也就这些。
那么,怎么破呢?
改变策略,做小。
跟很多做产品的一样,很多人一上来就想做一个大平台,也有很多人一做副业就想成为领域头部。
相信我,先放弃这种想法。
原因也说了,当供给足够多且用户选择成本不断提升后,能容纳头部的空间是非常小的,更别说你是在没有任何创新和特色的情况下。
所以,不要做大,相反,改变策略,做小。
如果你想做一个产品类的公众号,不要想着面向所有产品经理,因为已经没机会了。去切入一个细分领域的细分人群,比如 B 端产品中的供应链产品,在这个细分领域做专业化的内容。
因为足够垂直、足够专业、足够聚焦,很快就能聚集一批专业受众,如果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影响力也会很快建立起来。那时候,再横向扩展到其他领域就有了可能性。
回到我那个朋友的处境,对她来说,核心问题不是选择哪个平台开展副业,而是用什么差异化的方式去定义不同。
很多人都在教钢琴,很多人都在做育儿,那她能有什么不一样么?
在我看来,她的优势就是儿童考级。准确说,就是帮助小孩进行钢琴考级,专门讲解考级过程中会涉及到的所有知识、技能、注意点以及经验。
当定位足够垂直后,用户认知的成本才会足够低。
就像一款产品,你跟用户说你是一个服饰类交易平台产品,用户一脸懵逼。但你告诉用户你是一个专门卖潮鞋运动鞋的产品,用户就非常清晰。
先买鞋、再卖衣服、再卖以此产生的各类衍生品,先做小,后做大。其实,这是最常识的逻辑。
很多人之所以喜欢做大,是因为想得太大。想得太大,是因为见过的东西太大。以终为始,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
凡事多一些方法、多一些策略、多一些参考,做好事情的概率总会大一点。
最后,为了响应一部分读者的需求,我跟光环国际的朋友要来了一些关于产品项目管理方面的福利资料。
总共 4 天的公开课,15 节项目管理课 + 3 场干货分享 + 5 天社群服务 + 1 场项目规划直播课 + 老师全程1对1督学答疑。
这些,基本免费!
图片
看过我之前文章的读者知道,我是一直支持产品经理去学习一些项目管理类的知识的,因为在工作中确实有用。
有些东西你觉得不能立马用上,但在工作中需要理论支撑去做一些判断和说服性工作时,这时候知识就起到了作用。
这次课程的主讲老师是杨述老师,很多考过 PMP 的读者对他应该很熟悉了。
图片
前面说了,这是跟你们要来的一个福利,基本免费。之所以说基本免费,就是只要一分钱,你就能获得这 4 天的所有课程和服务。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项目管理的资料包,总共 7 个 G,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后即可直接领取。扫码可能人多,前 100 个名额有效。
图片
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图片
················· 唐韧出品 ·················
唐韧
唐韧
前非著名程序员,现不知名产品人。追求现象背后的逻辑,用产品视角观察世界,用产品思维解决难题!
58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安可时刻
前几天说我正在看一本关于魔方的书,有读者问书名是什么,这里也说下。
书名叫《魔方之谜》,但讲的内容却是关于产品创新的,对于做产品的同学或许有些启发。等我看完,再跟你们细聊。
今天,与 63718 位读者一起见证彼此成长
后台回复“w”,可加我个人微信
推荐阅读
拿到腾讯、京东的 offer,他们做到了!
这种面试官,碰到就赚到
阅读原文
阅读 5401
分享
收藏
赞31
在看7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归羽
4
hhh,在大佬这推荐已经完整听过一遍了,有空就去报名上课了。
唐韧
(作者)
2
后天就考试了,要加油
叼嗑时光
1
感谢您提供的学习机会!
唐韧
(作者)
1
学习愉快,升职加薪!
聪
光环学友留名认证培训实力👍🏻,推荐在光环学习
Carol Hu
听过杨述老师的课,非常值。
----------------------------
本文由新墨整理并发布。转载来自互联网,若侵权则删除!
新墨5年开发经验,45名团队成员,上线已达100+产品,于北京和成都2个城市提供技术开发服务。致力于提供APP开发,小程序开发,微信开发,IOT物联网开发,电商系统开发,教育系统开发,H5开发,游戏开发,用户体验设计,课件设计
新墨官网地址:http://www.sinmore.com.cn/
新墨APP开发:http://www.sinmore.com.cn/app
新墨案例:http://www.sinmore.com.cn/case
新墨小程序开发:http://www.sinmore.com.cn/xcx
新墨物联网开发:http://www.sinmore.com.cn/iot
新墨教育系统开发:http://www.sinmore.com.cn/education
新墨商城系统开发:http://www.sinmore.com.cn/eBusiness
新墨商城区块链开发:http://www.sinmore.com.cn/blockCh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