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个抢购按钮用户就会抢购了吗?

设计师ZoeYZ / 2021-07-08 18:48:19

加个抢购按钮用户就会抢购了吗?

原创 设计师ZoeYZ 体验进阶 今天

我发现,很多非购物类产品的购物模块里,或者非一线购物类平台,都喜欢给商品模块加抢购按钮:




图片




这个情况其实并不限于「购买」,例如我在做内容类产品时,只要是有用户列表的地方,产品经理一律要求加上「关注」按钮:




图片




例如上图这个图片截取自我的知乎,关注我的人有三万多,几乎每个人后面都是一样的按钮。但是我不可能在这里真的一个一个去关注的,这些按钮基本形同虚设。




我就纳闷了,难道加个XX按钮,用户就会XX了?






设计师视角




作为把用户体验为 KPI 的设计师,大多不喜欢加这种按钮的。




关注按钮就算了,哪怕用户在 99% 的情况下根本不需要,但反正有足够的空间,至少对用户体验不会产生太大的体验。




图片




但是抢购按钮呢?不但大部分情况不需要,而且还很占空间。




通常商品模块上会标明价格,这就足够暗示用户这个东西可以点击购买了,总不至于是长按或者滑动购买吧?




图片




不过,如果真的是限时限量的活动,确实加个抢购能够体现出紧迫感。




图片



但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情况,如果什么地方都放抢购按钮,反而容易搞成狼来了的故事,让用户对真正的活动无感了。




不过,设计师想再多,拍板的还是利益相关者,俗称老板/领导/客户……






利益相关者视角




我以为设计师一般会比较反感此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法,都是迫于无奈才加上这种按钮。




没想到最近一次互推活动时,好几位设计师公众号主居然主动要求,把“点击查看”改成“点击关注”。




点击查看关注


我问:“加关注两个字真的有用吗?”


一人回答说:


“多点暗示也是好的。”


仔细一琢磨,发现还真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通俗点讲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对于利益相关者,用户体验只是手段,而且还是辅助的那种,最终的目的却逃脱不了利润、流量等利益。


所以就算加个「抢购」、「关注」什么的文字,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可能伤到了点体验,但至少有个「心理安慰」不是吗?


街上随处可见的招商电话都连着好几个 8,人家地产公司花那么多钱买号码,也没指望靠这数字就能发财啊 🤷‍♀️



图片



用户视角


我回想自己以前没有开始做这类设计的时候,也作为纯粹的用户看过这样的产品。


当时自己的感觉就是,我对产品信息都还不了解,根本还没到下决心的时候,就摆出这么多购买按钮,挺没必要的。


甚至有种,一进商店就被店员迎面赶来各种推销的反感。


那么这个按钮的存在,促使我提高点击的概率吗?


刚好相反,我因为还没弄清楚产品信息,反而担心点了购买按钮后真的直接下单了,所以宁愿绕过它点其它区域,先查看了再说。


不过,以上只是我个人经验,不知道各位作为用户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图片



我的思考


究竟该不该加上这个按钮呢?我觉得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虽然我作为设计师并不喜欢加这个按钮,也不认为对用户有好处,但我同时也受雇于利益相关者(领导/客户)。


如果加上这个无关紧要的小按钮可以领导/客户获得「心理慰藉」,确信终于提供给了用户足够的暗示,那么加上也无妨。


如果我真的不想加,而领导/客户想加,那么为了说服他们放弃这个「心理慰藉」,我势必需要能够拿出更能慰藉他们心理的东西:


明显更好的方案


例如,主流电商平台对于商品模块的打磨已经相当到位,其设计方案对购买率的促进作用,以及远远超出了“要不要加购买按钮”这种粗浅的层次:


图片

了解上图的详细分析,可以去看:APP越来越像,交互设计价值在哪?



《About Face》讲解直播还在进行中,今晚进行到2/3部分。把全书五百多页整理出一套一百多页的精简 PPT,囊括了所有的章节和大部分知识点,而且用的都是浅显易懂的语言,如果错过了也可以回看:


图片


花大几十买本《About Face》你不一定看得进去,但是听了这个分享,哪怕只当背景音随便听听,都能确保你能弄懂书里的大部分对你有用的知识点。


老规矩,我的大部分付费内容都是对知识星球的会员免费的:


图片


如果你只是想要多认识一些同行,也可以加入我们无广告的纯粹体验研讨微信群:


图片


图片

图片


设计师ZoeYZ

众筹咖啡


喜欢作者

1 人喜欢



阅读 2646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TBD

对于我个人而言,仔细回忆后发现,按钮的存在确实会增加点击的欲望。毕竟 按钮->点击 已经是最直接的使用逻辑,而除了淘宝等日常使用的软件以外,看到内容后再分析能否点击还是需要一些判断成本的。


幽壑潜蛟

很明显有按钮要科学些,很多用户是小白,你不给按钮他都不知道怎么操作,至于下不下单那是另外一回事,至少先让用户知道该点哪儿,你看拼夕夕那设计体验那么差,一步一步引导中老年朋友都会用,所以脱离用户谈设计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体验进阶

(作者)

但是主流电商都没有是什么原因呢?


电池君

激起我购买欲望的主要还是内容介绍和买家评论,这样的列表页面上的抢购按钮,对我来说可能之能起到烘托购物气氛的作用。


体验进阶

(作者)

气氛确实是有烘托起来


郭国果过

有些年纪大点的确实不知道点哪里购买


Burning

加不加按钮考虑平台类型和商品种类。直白地讲就是淘宝京东等综合类电商平台,不加的原因在于,用户需要货比三家,需要仔细查看商品图片和评论,下单路径长;每日优鲜等垂直类电商,生鲜水果、牛奶饮品等等,对商品的信任及用户忠诚度比较高,对于商品详情(包括图片、评论等)其实不那么在意,且按钮的存在能够减少下单路径。有些电商连购物车都没有(例如得物),都是在平台或商品允许的情况下减少路径,降低决策成本。从产品角度考虑渠道用户群体入口转化等,要从宏观全域流转去思考。


Burning

淘宝也不是全部没有,天猫超市就有


体验进阶

(作者)

好像超市类都有按钮,品类较少不太需要查看详情


Burning

超市类种类也不少,主要是没得挑?旺仔牛奶12盒爱要不要,哈哈哈


Ren#28

这要看是什么商品吧!如若是生鲜,我直接就加购了,如果是服饰类我还是要进入商品详情页去看看;如果是抢购,我可能直接抢购了。用户购物决策很复杂!一个按钮放与不放也是很复杂的设计逻辑


叶追光

一开始,添加按钮,尤其是行动型的提示按钮,效果会好很多。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用户的培养,大家对于按钮的存在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Tyrande

在某垂直电商企业工作,加不加这两种方案,没有好与坏,只有合不合适。比如我们公司的用户大多都是忠实用户,对我们的品牌和产品质量比较信任,用户每次下单都是通过商品卡片加购的,首页瀑布流或者品类页,通过商品详情页的占比很少(有数据统计)。也就是用户打开app,基本上是看见想买的就加购,然后付款。所以设计上尽量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缩短加购流程,增加商品曝光率。


球球

我觉得是不需要的,因为现在的用户习惯早已养成看到这种样式就去点击了。But还是要看产品用在何种用户群体下,因为我们周围和我们习惯一样的人群其实在总人口中只占到很小一部分,下沉城市落户的也不少,拼多多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子,而他的投放城市不过是三四线


陈锐宏

可能还是「太设计师了」


阿嗡

分场景看,用户当前是在“选商品”还是在“随便逛逛”…除了商品属性,行动属性要在什么场景上都还是得具体分析


Zing

需求产生到需求解决的最快路径


黄大仙

看场景的…之前做过测试,有些场景按钮的确起不到转化的作用。但是对于活动及氛围感强的场景主要起到烘托作用。主流电商的推荐场景不怎么用btn,主要会很恐怖,上滑一片按钮,内容都可以不用看了。


CharlesYoung

一想到我上一个项目甲方让我处处加抢购我就害怕


戒甜食啦

个人见解:这样是不是可以引导用户点击进入查看详情,进而提高购买的概率?因为有个按钮用户更想去点击,或者文案改为“详情”也可以达到相似效果


%

点了抢购不还是要进详情页,然后再点立即购买,然后选规格吗……有按钮的情况应该是类似买菜产品那种,不需要选规格不需要跳转详情页的场景,点击既加购。所以还是要分产品


TimWon

虽然大多情况下我也会反感这类设计,我的理解是,这种设计就像商店里的销售员一样,尽管似乎“大多数人”无法接受这种“热情”,但这个职业还是长久地存在着。


Sulley

昨天睡觉前想起来错过了直播,早上起来补票了,起码还能看回放


linjun

见多识广,才能取长补短,有理有据

----------------------------
本文由新墨整理并发布。转载来自互联网,若侵权则删除!
新墨5年开发经验,45名团队成员,上线已达100+产品,于北京和成都2个城市提供技术开发服务。致力于提供APP开发,小程序开发,微信开发,IOT物联网开发,电商系统开发,教育系统开发,H5开发,游戏开发,用户体验设计,课件设计

新墨官网地址:http://www.sinmore.com.cn/
新墨物联网站:http://www.sinmore.cn/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